中誠投建工集團黨支部赴瀘定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發(fā)布時間:2021-07-28瀏覽數(shù):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的紀念活動中,中誠投建工集團黨支部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共18人,于6月4日、5日兩天,走上瀘定橋,走進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緬懷紅軍烈士,學習紅軍精神,激發(fā)昂揚奮進的斗志。
活動中,黨支部書記汪建中帶領(lǐng)大家走上瀘定橋,撫摸著承載歷史記憶的13根鐵鏈,俯瞰腳下湍急的大渡河涌流,深刻感受22位紅軍勇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奪取瀘定橋的偉大壯舉。他們舍生忘死,爬著懸空的鐵鏈,飛奪瀘定橋的壯烈場景,仿佛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奔騰咆哮的大渡河水,仿佛在向人們講述當年紅軍力排萬難,英勇殺敵,奪取瀘定橋的英雄事跡。
1935年5月25日,紅軍在四川石棉縣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后,要用僅有的幾只小木船將幾萬名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然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峻。當急之下,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lǐng)導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指令。其部署是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lǐng)紅一軍團一師和陳賡、宋任窮領(lǐng)導的干部團為右路軍,由中央縱隊及一、三、五、九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左路軍王開湘(又名黃開湘)團長、楊成武政委率領(lǐng)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攻擊前進。
5月28日,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王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路軍于明日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快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wù)。”接令后,紅四團官兵們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240里,于5月29日清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
當時100余米長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80余米的橋板,并以機槍、炮兵各一個連在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召開全團干部會議,進行戰(zhàn)前動員,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王海云率領(lǐng)22名戰(zhàn)士組成的奪橋突擊隊。下午四時,勇士們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當戰(zhàn)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高喊“同志們,這是勝利的最后關(guān)頭,鼓足勇氣,沖過去!”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zhàn)。這時,政委楊成武率領(lǐng)隊伍沖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占領(lǐng)了瀘定橋頭,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
整個戰(zhàn)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為實現(xiàn)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一、二、四方面會合,最后北上陜北結(jié)束長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鐵鏈劈開了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壯美贊譽。
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內(nèi),大家懷著崇敬的心情,通過參觀珍貴的歷史遺物和圖片影像資料,詳細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驚心動魄的過程。一幅幅逼真的畫面,一幕幕感人的革命場景,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參觀者。
參觀結(jié)束后,全體黨員面對黨旗,舉起右拳,莊嚴地說出對黨的承諾,在一聲聲鏗鏘有力的誓詞中,堅定入黨信念,接受思想上的洗禮。